德國宣誓能源政策調整,廢除 RFNBO 綠氫定義

德國宣誓能源政策調整,廢除 RFNBO 綠氫定義

背景與政策脈絡

德國正在進行氫能策略重大修訂,擬議廢除歐盟定義的 RFNBO(「非生物來源再生燃料」)綠氫標準。現行 RFNBO 標準的嚴格規範要求利用再生電力生產氫氣,包括增加容量(需要新增再生能源發電容量)、時間同步(電力必須與氫能生產同步)、地理相鄰(電源必須鄰近氫能設施)。儘管規範目的在於確保環境完整,但廣泛意見認為過於僵化,增加計畫開發商的成本與行政負擔。

擬議政策變更

根據德國擬議修正,低碳法生產的氫能(包括既有再生能源氫能、碳捕捉藍氫與其他低碳製程)將等同符合 RFNBO 嚴格標準的氫能。此舉朝向放寬趨勢而不偏好技術,可加速氫能部署並降低監理複雜性。與此同時,政府正在重新評估 2030 10 GW 電解裝置容量目標,質疑現行嚴格監理框架是否得以實現。

潛在影響

放寬 RFNBO 要求預計將對德國氫能產業產生多方影響。首先,低監理門檻可降低開發商的已知風險,可能簡化融資並吸引投資。其次,更彈性的氫能定義有助難以減碳的工業,包含鋼鐵、化工與重運輸等等,加快產業脫碳。第三,環境完整性的可能犧牲:過於寬鬆的「低碳」氫能標準可能無法達成全再生氫能的減排量。

在歐盟層級,德國的提案可能引發局勢緊張。RFNBO 定義已寫入歐盟 RED III 立法框架,代表德國必須與其他成員國協商修正。致力實施嚴格綠氫標準的國家可能會抵制放寬規範,進而導致歐盟層級的複雜政策辯論。

策略展望

德國的轉變展現了務實的平衡行為,期望調和工業競爭力、成本效益與氣候願景。開放所有低碳氫能大門可能刺激工業快速成長、創造就業機會並鞏固其歐洲氫能樞紐地位。然而,決策者需要仔細權衡這些變動的環境責任,避免破壞氣候目標。最後,德國的作法可能影響全歐盟氫能政策,塑造歐洲整體「綠色」氫能與「低碳」氫能的未來定義、獎勵措施與部署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