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軟承諾數據中心採用綠氫鋼材

微軟承諾數據中心採用綠氫鋼材

新聞頭條

微軟簽署七年協議 採購綠氫鋼材供應數據中心。儘管微軟不直接購買鋼材,但將為數據中心設備供應商取得綠色憑證,在硬體設施使用低碳鋼。

交易結構與策略

  • 綠色憑證與間接採購
    微軟並未根據協議取得鋼材實際所有權。而是購買憑證確認鋼材來自綠氫製程。與微軟簽約並負責生產數據中心基礎設施(如伺服器、機櫃)的企業才是實際購買並使用鋼材的一方。這種模式讓微軟推動更環保的鋼材需求,避免對供應鏈的過度管理。

    這項機制類似潔淨電力市場常見的再生能源憑證 (REC) 法,但此處用於工業材料。微軟因而在鋼材價值鏈獲得影響力與好處。

  • 綠氫鋼材重要性

    傳統鋼材生產高度依賴煤炭高爐或天然氣氧氣轉爐,因此碳排量相當龐大。綠氫鋼材(通常直接還原鐵 (DRI) 或其他創新製程)使用再生能源製氫(即「綠氫」)作為還原劑來取代化石燃料。這項作法能大幅降低煉鋼過程的二氧化碳排放。

    微軟讓數據中心硬體供應鏈採購綠鋼,不僅在電力與數據中心營運強調永續目標,更深化至上游工業原料。

更廣泛的脈絡與動機

  • 微軟潔淨能源與數據中心行動
    微軟逐步基礎礎設整合潔淨能源。例如,微軟在 2024 年與愛爾蘭 ESB 共同啟動一項示範計畫,在數據中心控制大樓提供最高 250 kW 綠氫燃料電池來取代柴油備用發電機。
    這項鋼材協議代表脫碳向前邁進,不僅使供電潔淨,同時確保實際使用的材料同樣低碳。微軟已將資料基礎設施隱含碳排視為目標領域。
  • 供應鏈反應與市場訊號
    這項協議透過微軟的龐大規模與採購力傳遞市場訊號:綠氫鋼材需求確實存在。這項協議可以促使煉鋼廠商投資綠氫生產、低碳 DRI 技術以及相關認證。
    微軟購買綠色憑證為合作夥伴降低供應鏈風險:因為需求與額度都將到位,企業有信心導入更環保的煉鋼製程。

機會、挑戰與考量

機會

  • 降低隱含碳排:從營運碳排擴大到材料隱含的碳足跡。
  • 擴大綠鋼規模:鼓勵氫煉鋼工業用途與規模經濟。
  • 信用與 ESG 領導力:微軟善用影響力帶動重工業上游轉型。


挑戰

  • 驗證與認證:確保鋼鐵生產真正使用綠氫並可追溯。
  • 附加成本:相較於傳統鋼材,綠氫鋼材初期成本可能更高。
  • 供貨能力:全球綠氫基礎設施與綠鋼產能仍在起步階段。長期展望,平衡需求與供應仍是一大難題。
  • 碳盤查透明度:對於工業材料,要稽核隱含碳排、憑證歸屬聲明並避免重複計算相當複雜。

展望與影響

微軟的七年綠氫鋼材協議是開創性舉動,將企業的環境願景延伸至重工業領域。透過憑證架構,微軟能在不直接採購原材料的情況下影響供應商行為。如果成功,其他大型科技、工業或基礎設施公司可複製這種模式,推動脫碳經營並降低供應鏈的隱含碳排。

隨著時間推進,這些努力可能有助擴大綠鋼產能與氫能需求,改善經濟並加速更廣泛的工業脫碳。惟仍高度依賴公正驗證、產能擴充以及成本曲線管理。這項協議預示「潔淨鋼材」將在未來成為永續基礎設施的重要支柱(不僅能源面,亦包含建設用材料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