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在大連港完成全球首例綠氨船舶加注作業。中遠海運的「Yuantuo-1」拖船現已由綠氨取代 91% 的化石燃料,象徵海運業邁向零碳新里程碑。
重要亮點
- 綠氨來自內蒙古赤峰 500 MW 再生能源氫氨工廠,結合太陽能、風能與儲能系統。
- 計畫通過 ISCC Plus 認證並符合 RFNBO(非生物來源再生燃料)標準。
- 「Yuantuo-1」搭載雙燃料氨引擎,並獲中國船級社正式認定為「氨燃料拖船」。
重要意義
- 航運是最難脫碳的產業之一,此舉證明大規模、近零碳燃料已具營運可行性。
- 從再生能源發電、綠氨生產到船舶加注,整條供應鏈均已獲成功驗證。
- 大連港正被打造為東北亞綠色能源樞紐,具備處理多種永續海運燃料的能力。
挑戰與下一步
- 大規模推廣仍需擴充氨燃料加注基礎設施、完善安全規範並持續提升雙燃料引擎技術。
- 成本控制、供應穩定及生命週期排放驗證仍是全球普及的重要課題。
結語
拖船以綠氨取代 91% 化石燃料不僅具象徵意義,更證明了低碳航運已從遙不可及的願景成為新興的現實。